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眼睛晕眩可能由视疲劳、体位性低血压、前庭功能障碍、贫血、颈椎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用眼过度可能导致视疲劳,表现为眼睛干涩、胀痛及短暂性视物模糊。常见于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或近距离阅读后。建议每用眼40分钟闭目休息或远眺,可配合人工泪液缓解干涩症状。若伴随头痛需排查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快速起身时血压骤降可能导致眼前发黑和眩晕感,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老年人、脱水或服用降压药者更易发生。改变体位时需缓慢动作,日常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反复发作需检查心电图排除心律失常。
内耳前庭系统异常可能引发旋转性眩晕,常伴恶心呕吐和平衡障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梅尼埃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利尿剂。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症状。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脑部供氧减少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伴视物昏花。缺铁性贫血需补充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脏,巨幼细胞性贫血应增加维生素B12摄入。重度贫血患者需静脉补铁或输血治疗。
椎动脉受压可能引发颈源性眩晕,转头时症状加重并伴颈部僵硬感。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低头,通过牵引和颈肌锻炼改善血液循环。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颈托固定。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起立。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铁剂及维生素,控制咖啡因摄入。若眩晕反复发作或伴随听力下降、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前庭功能检查。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自行调整降压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