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屎发臭可能由鼻腔干燥、异物残留、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鼻窦炎等原因引起。鼻腔分泌物异常气味通常与局部微生物繁殖或炎症反应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环境湿度不足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脱水,使鼻屎变硬并积聚。干燥的鼻屎长时间滞留可能吸附空气中的异味物质,产生轻微臭味。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机械性刺激可改善症状。
儿童玩耍时可能将小物件塞入鼻腔,成人则常见食物残渣或昆虫进入。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会引发腐败性气味,伴随单侧鼻塞和脓性分泌物。这种情况需要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专业器械取出异物,不可自行掏挖以免造成黏膜损伤。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鼻腔后,会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物气味。急性感染时可见黄绿色脓涕伴发热,慢性感染可能仅表现为持续性臭味。医生可能根据药敏试验开具盐酸左氧氟沙星滴鼻液等抗菌药物,同时配合鼻腔冲洗治疗。
曲霉菌等真菌在免疫力低下者鼻腔内繁殖时,会产生霉变样臭味分泌物。典型表现为黑褐色痂皮附着,可能伴随头痛和面部压迫感。确诊需取分泌物镜检,治疗常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病灶。
化脓性鼻窦炎会导致带有腐败气味的脓液倒流至鼻腔,晨起时症状尤为明显。可能伴随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CT检查可明确病变范围,轻症可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重症需行鼻内镜手术开放窦口引流。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维护黏膜功能。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若臭味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出血、疼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检查。儿童出现该症状时家长应检查鼻腔是否有异物,不可盲目使用滴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