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旁边痛可能由外耳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带状疱疹、淋巴结炎、神经性疼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多因挖耳损伤、污水进入耳道或过敏等因素诱发。典型表现为耳周胀痛,可能伴随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轻度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避免自行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预防复发。
颞下颌关节紊乱常因咬合异常、长期单侧咀嚼或精神紧张导致关节功能失调。疼痛多位于耳前区,张口时可能出现弹响,严重者影响进食。建议采用关节区热敷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夜间佩戴咬合垫可减少关节磨损。日常需避免咀嚼硬物及过度张口动作。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当累及耳周神经时可出现剧烈刺痛,皮肤可能出现簇状水疱。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有助于缓解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疱疹后神经痛风险。
耳周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口腔、咽喉或头面部感染,表现为耳下或耳后质地较硬的触痛结节。轻度肿大可通过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治疗,局部涂抹鱼石脂软膏促进炎症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伴发热,需排查结核或其他特异性感染。
三叉神经耳颞支受累时可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常见诱因包括血管压迫、外伤或肿瘤占位。卡马西平片对神经痛有较好控制效果,维生素B1片可辅助神经修复。反复发作需行头颅MRI排除器质性病变。
日常应注意避免耳周区域受凉或机械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神经性疼痛。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风险。若疼痛持续超过三天不缓解,或伴随发热、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症状,须及时至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耳镜、CT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