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栓患者出现嗜睡可能与脑组织缺血缺氧、颅内压增高、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等疾病导致,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危险因素、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脑血栓形成后局部血流中断,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神经功能受损时会引发嗜睡。患者可能伴随言语含糊、肢体无力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梗死范围,急性期可选用阿替普酶溶栓,恢复期常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可能导致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出现意识障碍。典型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治疗需静脉滴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脑血栓后常继发电解质失衡、血糖波动或肝肾功能异常,这些代谢问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如低钠血症可直接导致嗜睡,需纠正血钠水平;高血糖状态需胰岛素调控,维持血糖在稳定范围。
部分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长春西汀可能产生镇静作用,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也会引起嗜睡。需评估用药与症状的时间关联性,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为奥拉西坦等促醒类药物。
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病原体毒素及炎性介质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除嗜睡外还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查,针对性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脑血栓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与认知训练,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家属应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出现嗜睡加重或叫不醒时需立即送医,警惕脑疝或再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