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列怎么分区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口腔牙列分区通常采用国际牙科联合会记录法,将恒牙分为上颌与下颌各4个象限,每象限包含8颗牙齿,按1-8编号。

1、上颌右侧区

该区为第一象限,包含中切牙至第三磨牙共8颗牙齿。中切牙与侧切牙负责切割食物,尖牙用于撕裂,前磨牙和磨牙承担咀嚼功能。临床检查时需重点关注智齿阻生及邻面龋坏情况。

2、上颌左侧区

作为第二象限,牙齿排列与右侧对称。该区域易发生腭侧龋齿和牙周袋,修复治疗需注意咬合平衡。上颌窦底与后牙根尖的解剖关系在此区尤为密切。

3、下颌左侧区

第三象限牙齿承担主要咀嚼压力,磨牙区常见楔状缺损和磨耗。下颌神经管走行于此区,拔牙手术需通过影像学评估风险。舌侧骨板较薄,种植治疗需谨慎。

4、下颌右侧区

第四象限结构与左侧镜像对称。该区下颌前牙舌侧易堆积牙结石,后牙区是颞下颌关节负荷的主要传导区域。临床常见磨牙症导致的牙尖磨平现象。

5、乳牙分区

乳牙采用相同象限划分法,每象限5颗牙齿按A-E编号。重点观察继承恒牙胚发育情况,E区对应第一恒磨牙萌出位置。乳磨牙邻面龋高发,需加强窝沟封闭。

规范的牙列分区有助于精准记录病变位置,临床操作时应配合口镜和探针系统检查各象限。日常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分区清洁,每象限刷30秒,重点清洁后牙邻间隙。每年进行专业洁治,通过分区检查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问题。咀嚼食物时注意双侧均衡使用,避免单侧牙齿过度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