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神经系统的反射检查主要包括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及自主神经反射等类型,用于评估神经通路完整性及病变定位。常见检查有膝跳反射、腹壁反射、巴宾斯基征、颈强直试验等,需结合病史及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深反射是通过叩击肌腱引发的肌肉收缩反应,反映脊髓前角细胞至外周神经的功能状态。膝跳反射通过叩击髌韧带观察股四头肌收缩,减弱可能提示周围神经损伤或脊髓病变,亢进则常见于锥体束损害。跟腱反射异常可能与坐骨神经或骶髓病变相关,肱二头肌反射异常多涉及颈髓5-6节段。
浅反射由皮肤或黏膜刺激诱发,腹壁反射通过轻划腹壁皮肤观察肌肉收缩,上中下节段分别对应胸髓7-8、9-10、11-12节段,消失可能提示相应脊髓节段损害。提睾反射减弱可见于腰髓1-2节段病变,肛门反射异常多与骶髓4-5节损伤相关。
病理反射是正常成人不应出现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征阳性表现为拇趾背屈伴其他四趾扇形展开,提示锥体束损伤。霍夫曼征通过弹拨中指指甲诱发拇指屈曲,提示颈髓或上位神经元病变。查多克征、奥本海姆征等不同诱发方式均用于检测锥体束功能异常。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颈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抵抗,克尼格征阳性为伸膝时髋关节屈曲疼痛,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布鲁津斯基征表现为屈颈时下肢自动屈曲,三者联合评估脑膜炎症或出血性病变。
自主神经反射检查包括眼心反射、卧立位血压试验等,眼心反射通过压迫眼球观察心率变化,异常提示迷走神经功能紊乱。皮肤划痕试验观察血管舒缩反应,异常可能提示交感神经病变。这些检查用于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程度及定位。
进行反射检查时需保持环境温暖,使用专用叩诊锤规范操作,双侧对比观察反应强度及对称性。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流程以放松肌肉,避免紧张导致假阴性。异常反射需结合肌力、感觉、共济运动等全面评估,必要时行肌电图、神经传导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观察肢体活动协调性及肌张力变化,发现持续反射异常应及时神经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