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胆结石患者的生存时间通常不受结石本身直接影响,主要取决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肝胆结石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药物溶石、内镜取石、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
对于无症状的肝胆结石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定期复查。通过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和位置变化,评估胆囊功能状态。复查期间需注意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干预。
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可用于溶解胆固醇性结石。该方式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胆囊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需配合低脂饮食,定期评估溶石效果。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取出胆总管结石。该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胆总管结石引发的梗阻性黄疸。术后需短期留置鼻胆管引流,预防胰腺炎等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式。手术通过腹壁小切口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可能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多数可逐渐缓解。
复杂肝胆结石需开腹手术处理,如胆肠吻合术等。适用于合并胆管狭窄、反复胆管炎的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胆管通畅度和肝功能变化。
肝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风险。戒烟限酒可降低胆道系统炎症概率。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或发热时须立即就医,警惕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对监测病情进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