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弥漫性食管痉挛主要表现为胸痛、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该疾病属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食管肌肉过度收缩等因素有关。
胸痛是弥漫性食管痉挛的典型症状,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呈阵发性绞痛或挤压样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疼痛发作常与进食相关,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伴随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表现。
吞咽困难表现为食物停滞在胸骨后的阻塞感,液体和固体食物均可出现吞咽障碍。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时轻时重,与食管平滑肌不协调收缩导致食团推进受阻有关。部分患者在进食冷饮或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非酸性的食物反流,反流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不同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酸性反流。反流多发生在进食后或夜间平卧时,可能引发呛咳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长期反复发作的吞咽困难和进食疼痛可导致患者畏惧进食,进而出现渐进性体重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引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继发问题,需警惕恶病质状态的发生。
部分患者伴随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嗳气、上腹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扩张影像学改变,极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贲门失弛缓症。夜间症状发作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疲劳、焦虑等全身症状。
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餐后保持直立位一段时间。心理压力可能诱发症状发作,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进行食管测压、内镜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