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肠症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巨肠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灌肠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等。巨肠症通常由先天性巨结肠、功能性便秘、肠道神经发育异常、内分泌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功能,推荐食用全谷物、西蓝花、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应达到充足水平,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婴幼儿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配方奶粉或添加辅食。

2、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或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口服溶液。严重便秘时可短期使用开塞露,但需避免长期依赖。使用任何药物前应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

3、灌肠治疗

对于急性粪便嵌塞患者可采用温盐水灌肠缓解症状。儿童患者需使用专用小儿灌肠器,操作时注意控制灌肠液温度和压力。反复灌肠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4、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仪器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排便反射,特别适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治疗需重复进行10-15次,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和盆底肌锻炼。儿童患者治疗期间家长需协助记录排便日记。

5、手术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多需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顽固性便秘患者可考虑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需长期随访。手术方案应根据年龄、病变范围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综合评估。

巨肠症患者日常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晨起后饮用温水刺激胃肠反射。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和提肛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儿童患者家长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术后患者需遵循渐进式饮食恢复原则,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