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血凝块正常几天掉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拔牙后血凝块通常会在1-3天内自然脱落。血凝块的形成与脱落时间主要受创口大小、凝血功能、术后护理、口腔卫生、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

拔牙后24小时内血凝块逐渐形成,起到保护牙槽窝和促进愈合的作用。此时血凝块质地较软,容易因吮吸、剧烈漱口或触碰而脱落。术后48小时血凝块开始纤维化,与周围组织逐渐结合,稳定性增强。72小时后血凝块表面会出现上皮化迹象,此时轻微脱落属于正常现象。

若血凝块在24小时内完全脱落,可能因创面暴露导致干槽症风险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吸烟者或术后频繁吐口水的人群。高龄患者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血凝块脱落时间可能延迟至5-7天,需密切观察是否伴随异常出血或感染迹象。

拔牙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轻柔清洁非创口区域。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热饮食。若出现剧烈疼痛、腐败异味或持续出血超过12小时,应及时复诊检查。术后3-7天是组织修复关键期,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