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突然吞咽困难可能由咽喉炎、食管痉挛、胃食管反流、神经系统疾病、食管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干预、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咽喉黏膜急性炎症可能导致吞咽疼痛和梗阻感,常伴随咽喉红肿、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抗感染,配合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症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恢复。
食管肌肉异常收缩会引起突发性吞咽困难,多与精神紧张、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有关。发作时可尝试小口饮用温水缓解,医生可能开具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肌肉松弛剂。长期反复发作需进行食管测压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导致炎症性狭窄,表现为进食固体食物时梗阻感明显。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可减轻症状,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严重者需评估是否需内镜下扩张治疗。
脑卒中、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可能影响吞咽反射功能,多伴随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表现。需通过头颅CT或肌电图检查确诊,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早期发现对预防吸入性肺炎至关重要。
食管癌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导致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常见于长期吸烟饮酒人群。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病变可行内镜下切除,进展期可能需要联合放化疗。出现体重下降、呕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突发吞咽困难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硬、过热食物。记录症状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诊断。长期吸烟饮酒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合并真菌性食管炎的可能。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