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癫痫可通过抗癫痫药物、生酮饮食、神经调控、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癫痫通常由遗传因素、脑部损伤、代谢异常、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丙戊酸钠适用于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和肝功能异常。左乙拉西坦对部分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有效,耐受性较好。拉莫三嗪可用于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需注意皮疹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可减少癫痫发作频率,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严格配比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常见食物包括奶油、坚果、深海鱼等。治疗期间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代谢参数,可能出现便秘、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迷走神经刺激术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减少异常放电。适用于12岁以上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需定期调整刺激参数。经颅磁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对于明确致痫灶且药物控制不佳的患儿,可考虑前颞叶切除术或胼胝体切开术。术前需通过视频脑电图、磁共振等功能影像精确定位病灶。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多数可逐渐恢复。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儿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自卑情绪。家长需参与心理教育,学习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睡眠剥夺和过度兴奋等诱发因素。
癫痫患儿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避免剧烈运动和危险环境,发作频繁时可佩戴防护头盔。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记录发作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方案。家长应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发作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禁止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建立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帮助患儿正常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