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着凉吐奶怎么办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新生儿着凉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腹部保暖、拍嗝护理、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新生儿吐奶可能与受凉后胃肠功能紊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乳糖不耐受、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姿势

哺乳时保持新生儿头部高于身体,采用半坐位或斜抱姿势。喂奶后维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母乳喂养时注意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吞咽过多空气。

2、控制奶量

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单次喂奶量不超过胃容量。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过度喂养会加重吐奶。观察婴儿吮吸节奏,当其出现扭头、闭口等饱腹信号时停止喂养。两次喂奶间隔建议2-3小时,避免短时间内连续喂养。

3、腹部保暖

使用纯棉腹围或用手掌温热后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更换尿布时注意遮盖腹部。受凉后可用40摄氏度左右温水袋隔衣热敷肚脐周围,每次不超过10分钟,每日2-3次帮助缓解肠痉挛。

4、拍嗝护理

喂奶中途及结束后采用竖抱拍背法,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拍嗝时间不少于5分钟,直至听到明显打嗝声。若拍嗝后仍有吐奶,可将婴儿右侧卧位放置,利用解剖结构减少反流。

5、药物干预

持续吐奶伴哭闹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合并明显腹胀可短期应用西甲硅油乳剂分解气体。感染性胃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感染药物,禁止自行服用止吐药。

日常需注意观察吐奶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血或胆汁、体重不增、精神萎靡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冲泡奶粉时严格按比例调配。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睡眠时穿戴棉质连体衣防止踢被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