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小孩肚子痛拉稀可能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制剂、蒙脱石散等方式缓解。
小孩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进食生冷、油腻或变质食物后易刺激胃肠黏膜。家长需暂停喂养牛奶、果汁等加重腹泻的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症状较轻时可观察1-2天,期间少量多次补充温水。
脐周受冷空气或冷食刺激会导致肠蠕动加快。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伴水样便,无发热呕吐。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肚脐,穿着高腰裤避免再次受凉。若持续6小时未缓解需排查其他病因。
肠道菌群失衡或进食过量可能引发功能性腹泻。大便呈糊状含未消化食物残渣,腹痛程度较轻。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肠道环境。
多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感染导致,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需化验大便常规确诊,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菌药物,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蛋花汤样水泻,伴喷射性呕吐。具有自限性但易导致脱水,家长应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注意隔离避免家庭内传播。
腹泻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恢复期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胡萝卜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日常注意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餐具定期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