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女性尿道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尿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方式确诊。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道损伤、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尿道梗阻、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尿道炎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可能伴有红细胞增多。该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点,但无法确定具体致病菌种类。
尿培养检查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若每毫升尿液中细菌菌落数超过一定数值可确诊尿路感染。该检查对指导抗生素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急性发作期需先经验性用药。
通过棉拭子采集尿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或培养,可直接观察到病原体。淋球菌性尿道炎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可能检出衣原体或支原体。该检查对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尿道炎诊断价值较高,但取样时可能引起轻微不适。
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尿道炎患者,可发现尿道狭窄、结石、肿瘤等潜在病因。超声检查无辐射且价格适中,能清晰显示尿道及周围组织结构异常。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尿路造影检查。
膀胱镜检查能直观观察尿道和膀胱黏膜病变情况,适用于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疑难病例。检查时可同时进行组织活检或治疗操作,但属于侵入性检查,可能引起尿痛、血尿等不适,通常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确诊尿道炎后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急性期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长时间憋尿,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尿路刺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