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一受伤就害怕得破伤风可能与过度焦虑、创伤后应激反应、破伤风认知误区、既往创伤经历或疾病焦虑障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心理疏导、知识科普、预防接种、伤口规范处理及专业医疗评估等方式干预。
部分人群对伤口感染存在过度担忧,可能因对破伤风杆菌致病机制不了解而产生恐慌。建议通过正规医学渠道学习破伤风传播条件,明确该病需厌氧环境深部伤口感染才会发病。日常浅表擦伤可通过彻底清创降低风险,必要时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溶液清洁。
曾目睹他人患破伤风或经历严重外伤者易形成条件反射式恐惧。这类人群受伤后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等躯体反应。心理治疗可采用系统脱敏疗法,逐步接触模拟伤口场景,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将铁锈暴露等同于破伤风感染是常见误解。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而非金属表面,关键风险在于伤口污染程度而非是否接触金属。建议学习正确预防知识,受伤后24小时内可接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进行被动免疫。
儿童期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者可能遗留防护空白。我国免疫规划包含百白破疫苗,完成基础免疫者5-10年内受伤仅需加强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家长应核对儿童预防接种证,确保按时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联合疫苗。
持续6个月以上的病理性恐惧需考虑焦虑障碍,常伴随反复就医检查行为。精神科可能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纠正灾难化思维。此类患者应避免过度网络自查症状加重疑病倾向。
日常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浅表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即可。完成基础免疫者5年内轻微伤口无须额外接种,但被土壤严重污染的深穿刺伤需及时就医。建议家庭常备医用酒精棉片、苯扎氯铵溶液等消毒用品,掌握加压止血等基本急救技能。若恐惧情绪持续影响生活,可至心理科或精神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