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月子腰酸背痛可能与产后生理变化、缺钙、劳累过度、受寒或盆腔炎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休息、补钙、热敷、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等方式缓解。
妊娠期激素变化导致韧带松弛,分娩后骨盆和脊柱关节稳定性下降,易引发腰背肌肉代偿性劳损。表现为久站或弯腰时酸痛加重,通常产后6-8周逐渐恢复。建议使用骨盆矫正带,避免提重物,采取侧卧姿势哺乳。
哺乳期钙需求量为每日1000-1200毫克,若饮食摄入不足会导致低钙性肌肉痉挛。可适量增加牛奶、豆腐、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补钙制剂。
频繁抱婴、换尿布等动作使腰背肌群持续紧张,可能伴随肩颈僵硬。建议使用尿布台减少弯腰,学习正确抱姿,每日进行5-10分钟猫式伸展运动,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
产后气血亏虚时受凉易致经络阻滞,常见冷痛感遇热减轻。可用艾叶煮水擦浴或隔姜灸肾俞穴,注意腰腹部保暖,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直接吹风。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伤湿止痛膏外贴。
产褥感染或恶露排出不畅可能引发盆腔炎,疼痛多位于骶尾部并伴有发热。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及B超,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月子期间应保证每日7-8小时分段睡眠,使用硬度适中的床垫,哺乳时垫高双脚减少腰部压力。饮食上多摄取猪肝、黑芝麻等补血食材,每周进行2-3次产后康复操,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排查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