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突发脑溢血的存活率一般在50%-70%,具体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救治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存活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出血量在30毫升以下且位于非关键功能区时,存活率可达70%以上,这类患者若能及时清除血肿并控制颅内压,多数可保留较好神经功能。脑干、丘脑等关键部位出血量超过10毫升时,存活率可能低于50%,因这些区域控制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严重残疾。发病后1小时内获得专业救治的患者,存活概率比延迟救治者提高30%以上,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增加约15%。年龄超过70岁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存活率会进一步降低。医疗条件差异也会影响结局,具备神经外科急救能力的医院可显著改善预后。
突发脑溢血后需绝对卧床,避免搬动头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恢复期要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等药物。饮食宜低盐低脂,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同时进行认知功能锻炼。家属需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