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膀胱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及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肉眼可见的全程血尿是膀胱癌最典型征兆,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通常不伴随排尿疼痛。血尿可能间歇性出现,容易误认为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当肿瘤侵犯膀胱黏膜血管时会引起出血,血尿程度与肿瘤大小不一定相关。确诊需通过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镜等,常用治疗药物包括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卡介苗注射液、注射用顺铂等。
肿瘤刺激膀胱三角区或颈部时,会产生类似膀胱炎的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意急迫但尿量少。夜间症状可能加重,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这类症状与肿瘤引起的神经反射或局部炎症有关,需通过泌尿系超声和CT尿路造影鉴别。临床可能采用吡柔比星注射液、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等药物进行灌注化疗。
肿瘤增大阻塞膀胱出口或尿道时,会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甚至尿潴留。部分患者需用力按压腹部辅助排尿,可能伴随排尿中断现象。这种情况提示肿瘤已形成占位性病变,需立即进行膀胱镜检查明确病灶位置。根据病情可能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持续性的耻骨上区钝痛或胀痛,可能在排尿时加重,提示肿瘤已侵犯膀胱肌层或周围组织。疼痛初期为隐痛,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剧,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或骶尾部。这类症状常伴随盆腔淋巴结转移,需通过MRI评估肿瘤分期。镇痛治疗可选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药物。
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反复泌尿系感染,可能是膀胱癌继发表现。肿瘤坏死组织成为细菌培养基,导致尿常规持续显示白细胞阳性。患者可能长期误诊为慢性膀胱炎,直至出现血尿才被发现。对于顽固性尿感患者,建议进行尿培养同时排查肿瘤,治疗需结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控制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接触联苯胺类化学物质,戒烟并减少油炸食品摄入。40岁以上人群每年建议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筛查,有血尿史者需定期复查膀胱镜。出现症状后应尽早就诊泌尿外科,通过尿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