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湿疹怎么办 病毒性湿疹的正确处理方法揭晓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病毒性湿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避免搔抓、调节免疫、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处理。病毒性湿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常伴随皮肤水疱、瘙痒、红肿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湿疹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原体复制。阿昔洛韦乳膏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疱疹病灶,泛昔洛韦片能系统性控制病毒扩散,更昔洛韦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感染。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2、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后,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糜烂渗液时使用硼酸溶液湿敷,结痂期改用尿素维E乳膏软化角质。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摩擦刺激,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

3、避免搔抓

反复搔抓会导致病毒扩散和细菌继发感染。儿童患者可佩戴棉质手套,成人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夜间瘙痒明显时,用冷藏后的生理盐水纱布冷敷10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止痒。

4、调节免疫

免疫力低下易诱发病毒复发。可遵医嘱口服匹多莫德颗粒调节免疫功能,脾氨肽冻干粉对反复发作患者有一定预防作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蛋白粉增强体质。

5、预防继发感染

破损皮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保持患处干燥通风,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痊愈前避免游泳等接触性活动。

病毒性湿疹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海鲜、辛辣等发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瘦肉等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抵抗力,但需避免剧烈出汗刺激皮肤。皮损完全愈合前不宜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