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3岁儿童脑炎可通过观察精神状态、测量体温、检查颈部僵硬程度、评估呕吐情况及监测抽搐发作等方式判断。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寄生虫感染或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脑炎患儿常出现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表现为嗜睡或易激惹。家长需注意孩子对呼唤的反应是否迟钝,玩耍兴趣是否骤减。若合并高热不退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辅以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39℃是典型表现。细菌性脑炎多伴随寒战,病毒性脑炎可能出现双峰热型。家长需每2小时测量肛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时,可能出现超高热或体温不升。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抵抗前屈。测试时可让孩子平躺,家长轻托其头部向胸前弯曲,若下颌无法触及胸骨且哭闹抗拒,提示脑膜受累。此症状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尤为明显。临床需腰椎穿刺确诊,治疗常用注射用青霉素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喷射性呕吐不同于普通胃肠炎,多与进食无关且频繁发作。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常伴随头痛但幼儿无法表述。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及性状,防止误吸。医生可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配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最具警示性。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局部肌群抽动或眼球震颤。癫痫持续状态需紧急处理,家长应侧卧患儿防止舌咬伤。脑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治疗常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后续使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维持。
家长发现上述任一症状都应立即送医,避免自行用药。保持患儿安静平卧,移除周围危险物品。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及演变过程,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恢复期需保证营养供给,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食物,逐步恢复活动量。定期随访脑电图和神经系统检查,监测认知功能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