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咬下嘴唇解决方法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小孩咬下嘴唇可通过行为引导、替代活动、口腔检查、心理安抚、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咬下嘴唇可能与口腔不适、心理压力、习惯性动作、微量元素缺乏、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1、行为引导

家长可通过温和提醒帮助孩子纠正咬唇动作。当发现孩子咬嘴唇时,用简单语言如“小嘴巴放松”提示,避免严厉批评。配合正向激励,例如用贴纸记录每日无咬唇次数,达成目标后给予非食物类奖励。持续2-4周可帮助建立新习惯。

2、替代活动

提供咬合玩具或咀嚼棒转移注意力。选择硅胶材质的安全牙胶,在孩子出现咬唇倾向时递上。年龄较大儿童可嚼无糖口香糖,每次不超过15分钟。这类替代物能缓解口腔期需求,减少下唇被咬概率。

3、口腔检查

需排查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下唇被反复吮咬,正畸科检查可评估是否需要咬合诱导。若存在口腔溃疡,可使用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减少因不适引发的咬唇行为。

4、心理安抚

长期咬唇可能与焦虑情绪相关。家长可通过拥抱、亲子共读等方式增加安全感,避免在睡前批评孩子。对于入园适应期儿童,建议用沙盘游戏释放压力。若伴随揪头发等重复动作,需儿童心理科评估。

5、药物治疗

严重者需遵医嘱用药。缺锌引起的异食癖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神经系统异常可能需维生素B12片。局部溃疡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但所有药物均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可给孩子佩戴护唇膏减少唇部干燥刺激,选择可吞咽的儿童专用款。增加西蓝花、瘦肉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反复提醒造成心理负担,多数习惯性咬唇行为在家长耐心引导下3-6个月可逐步改善。若伴随牙龈出血、嘴唇皲裂等情况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