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乳糖不耐受、辅助降低胆固醇、预防阴道感染、减轻过敏症状等功效。益生菌主要通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营养吸收等机制发挥作用。
益生菌能通过竞争性抑制有害菌定植,增加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引发腹泻、便秘等症状,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帮助恢复平衡。日常可适量食用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获取益生菌。
肠道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益生菌能刺激肠道淋巴组织产生免疫球蛋白A,增强黏膜屏障功能。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菌株可提升巨噬细胞活性,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预防作用。但免疫缺陷患者使用前需咨询
益生菌分泌的乳糖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帮助分解食物,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能缩短胃肠转运时间,对腹胀、嗳气等症状有改善效果。建议与膳食纤维共同摄入以增强作用,如搭配燕麦、香蕉等食物。
部分益生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帮助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菌株可改善饮用牛奶后出现的腹痛、腹泻反应。选择含特定菌株的发酵乳制品效果更佳,但严重乳糖酶缺乏者仍需限制乳糖摄入。
某些乳酸菌能分解胆汁酸,促进肝脏利用血液胆固醇合成新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菌株可能对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有辅助调节作用,但不可替代降脂药物,需配合低脂饮食。
口服或局部使用含乳酸菌的益生菌制剂可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抑制念珠菌等致病菌增殖。对于反复发作的细菌性阴道病,配合使用卷曲乳杆菌胶囊可能减少复发。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棉质内衣。
生命早期补充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降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发生概率。鼠李糖乳杆菌GG株、短双歧杆菌等对婴幼儿过敏有预防潜力,但过敏发作期仍需规范抗组胺药物治疗。
补充益生菌需根据个体需求选择合适菌株,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日常可通过无糖酸奶、豆豉等食物获取,制剂使用应遵循医嘱。注意观察排便变化,出现严重腹胀或皮疹需停用。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益生菌定植效果,发酵食品建议选择低盐低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