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2.09万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松动可能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妊娠期牙龈炎、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夹板固定、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正畸矫正等方式改善。牙齿松动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咀嚼无力、牙齿移位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 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等症状。治疗需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药物控制感染。重度病例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术。

2. 牙齿外伤

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根折断,表现为牙齿晃动伴疼痛。轻度松动可通过树脂夹板固定2-4周,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牙根折断需视情况选择根管治疗或拔除后种植修复。

3. 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量减少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患者可能伴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全身症状。除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外,建议进行咬合调整减轻患牙负荷,必要时采用骨增量手术。

4. 妊娠期牙龈炎

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生牙龈增生和牙齿松动。孕妇可能出现牙龈瘤样增生,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分娩后多数可自行缓解。严重者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牙龈切除术。

5. 颌骨囊肿

颌骨内的囊性病变会压迫牙根导致松动,X线检查可见明显透射影。治疗需手术摘除囊肿,较大缺损需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可能配合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咬硬物和单侧咀嚼。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对于牙周炎患者,戒烟和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