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5个月大的宝宝拉肚子有红血丝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套叠或细菌性痢疾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口服补液盐、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头孢克肟颗粒等方式治疗。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宝宝胃肠功能较弱,喂养过量、奶粉冲调过浓或过早添加辅食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腹泻并损伤肠黏膜出现血丝。家长需暂停添加新辅食,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奶粉喂养者按比例冲调。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便伴少量血丝,可能伴随发热。家长需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使用止泻药。若确诊为病毒感染,通常需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奶粉喂养宝宝,除血便外可能伴有湿疹、呕吐。家长应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母乳喂养者需母亲严格避食奶制品。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过敏症状,配合蒙脱石散修复肠道。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伴血丝需警惕肠套叠,属于急症。家长应立即禁食禁水送医,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确诊后需住院观察,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复位。
志贺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便,伴随里急后重感。家长需留取新鲜大便送检,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注意消毒宝宝用品,护理后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期间家长需记录宝宝大便次数、性状及尿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持续发热或血便加重,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逐步添加易消化辅食如焦米汤、苹果泥,避免短期内 reintroduction 过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