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和功能主治

6.51万次浏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胎动不安等症状。使用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1、解表散寒:

紫苏叶性温味辛,能发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其挥发油成分可刺激汗腺分泌,促进发汗退热。风寒感冒轻症可配合生姜煎服,但伴有高热或咽喉肿痛等风热症状时禁用。

2、行气和胃:

紫苏叶所含紫苏醛等成分能调节胃肠蠕动,缓解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呕吐。对于饮食积滞或寒邪犯胃引起的恶心呕吐,常与藿香、陈皮配伍使用。慢性胃炎患者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3、理气安胎:

紫苏叶具有理气宽中作用,对于妊娠期气机不畅引发的胎动不安有缓解效果。传统用法常与砂仁、白术配伍,但孕妇使用需严格遵循产科医师指导,避免与活血类药物同用。

4、解毒醒脾:

紫苏叶对鱼蟹毒有一定中和作用,可缓解食鱼蟹后出现的腹痛腹泻。其特殊香气还能醒脾开胃,改善食欲不振。食用海鲜时配伍紫苏叶能预防过敏反应,但严重海鲜过敏者仍需及时就医。

5、抗菌消炎:

紫苏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敷可辅助治疗轻度皮肤感染。新鲜叶片捣碎外敷前需彻底清洁患处,化脓性伤口或大面积皮损应优先选择正规医疗处置。

紫苏叶作为药食两用材料,日常可制成紫苏饮鲜叶5-8片沸水冲泡缓解轻微不适,但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天。含紫苏的膳食如紫苏焖鸭、紫苏蒸鱼每周食用2-3次较为适宜。需注意阴虚内热体质者慎用,服用抗凝血药物者需咨询医师。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贮藏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避免有效成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