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头晕一吃就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前庭功能障碍、急性胃肠炎、脑部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宝宝进食过快、过量或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头晕可能与低血糖或体位性低血压有关。家长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呕吐后可暂时禁食2-4小时,随后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凉或饮食结构突变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呕吐伴头晕。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家长需注意腹部保暖,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内耳前庭系统发育异常或感染可能引起眩晕和喷射性呕吐,常见于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需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确诊,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异丙嗪片缓解症状,同时避免头部剧烈晃动。家长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导致频繁呕吐、头晕及腹泻,严重时引发脱水。需检测便常规明确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口服补液盐Ⅲ预防电解质紊乱。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呕吐后清洁口腔避免误吸。
颅内压增高如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可能以呕吐伴头晕为首发症状,多伴随嗜睡、抽搐等表现。需通过头颅CT或腰椎穿刺确诊,紧急情况下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宝宝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呕吐后30分钟内避免喂水以防再次呕吐,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糊、面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或持续发热,需紧急就医排查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