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炎导致的上颚疼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生活习惯、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鼻炎可能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残留,缓解上颚疼痛。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液体进入咽鼓管。每日可重复进行1-2次,配合温毛巾热敷鼻部效果更佳。
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能缓解过敏反应,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促进黏液排出。若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鼻腔干燥等不良反应。
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慢性鼻炎患者,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缩小下鼻甲体积。治疗前需清洁鼻腔,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灼热感属正常现象。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外出佩戴口罩。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采用侧卧姿势可减轻鼻腔充血。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鼻炎,可考虑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需定期换药清理鼻腔,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擤鼻。手术可能存在出血、粘连等并发症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鼻炎患者应每日监测症状变化,记录疼痛发作时间和诱因。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佩戴围巾。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黏膜抵抗力。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滴鼻液,防止药物性鼻炎。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或视力改变,应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建议每年进行1次过敏原检测,根据结果调整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