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时怎么缓解疼痛?

1.78万次浏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补牙时可通过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调整治疗节奏等方式缓解疼痛。补牙疼痛通常与牙本质敏感、牙髓炎症、龋齿深度、患者恐惧心理、器械刺激等因素有关。

1、表面麻醉

使用含利多卡因的凝胶或喷雾对牙龈表面进行麻醉,能减轻器械接触时的敏感反应。适用于浅龋或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修补,可缓解酸蚀剂和钻头带来的短暂刺痛。操作前需确认患者无局麻药过敏史,麻醉效果通常持续10-15分钟。

2、局部麻醉

对深龋近髓或急性牙髓炎病例,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前可用表面麻醉剂减少进针痛,麻醉起效后能完全阻断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传导。需注意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

3、心理疏导

治疗前详细解释操作流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降低患者预期性焦虑。展示无痛治疗器械如橡皮障隔湿系统,承诺采用间断磨牙法减少持续刺激。建立停止手势信号让患者掌握控制感,恐惧情绪缓解后疼痛阈值可显著提高。

4、分散注意力

诊室播放舒缓音乐或自然白噪音,提供压力球供患者抓握。儿童患者可使用虚拟现实眼镜播放动画片,通过视觉听觉干扰阻断疼痛信号上传。研究表明分心干预能使疼痛评分降低30%-40%。

5、调整治疗节奏

采用高速涡轮钻配合水雾冷却,每磨除15秒停顿5秒让牙体散热。深龋近髓时改用慢速球钻手动去腐,避免意外穿髓。对极度敏感者分次治疗,首次暂封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安抚,2周后再行永久充填。

补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硬过冷食物,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清洁。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浅龋及时治疗可避免深部操作带来的疼痛。出现自发痛或咬合痛持续超过24小时需复诊排除继发牙髓炎。日常使用牙线清理邻面,减少糖分摄入频率有助于预防新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