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可以分为几类

1.43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跟骨骨折主要可分为关节内骨折、关节外骨折、舌型骨折、压缩型骨折和撕脱型骨折五类。

1、关节内骨折

关节内骨折是指骨折线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等垂直暴力导致。患者常表现为足跟剧烈疼痛、肿胀及无法负重行走,可能伴随足弓塌陷或跟骨增宽畸形。需通过CT检查明确关节面塌陷程度,治疗上可采用跟骨外侧延长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配合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2、关节外骨折

关节外骨折的骨折线未波及距下关节,主要包括跟骨结节骨折和跟骨体部骨折。常见于扭伤或直接撞击伤,症状相对较轻,可能出现局部压痛和轻度活动受限。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不稳定性骨折可能需要克氏针或微型钢板固定。

3、舌型骨折

舌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的特殊类型,骨折线从跟骨后关节面延伸至跟骨结节,形成类似舌状的骨块。多因轴向暴力合并剪切力所致,典型表现为跟骨后上部压痛和足跟畸形。治疗需通过外侧入路进行解剖复位,常用锁定钢板维持关节面平整度。

4、压缩型骨折

压缩型骨折表现为跟骨后关节面明显塌陷,常导致Böhler角减小或消失。这类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可能合并脊柱或其他部位损伤。需通过撬拨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严重者需植骨填充骨缺损,术后需严格避免早期负重。

5、撕脱型骨折

撕脱型骨折主要指跟腱止点处的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常见于运动中突然发力的情况。患者会出现提踵无力及局部肿胀,可通过X线观察到骨块移位。治疗上移位小于1厘米者可保守治疗,移位明显者需行张力带钢丝或锚钉固定。

跟骨骨折康复期间应避免过早负重,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西蓝花等。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或伤口渗液需及时复诊。恢复后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足部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