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区别

3.3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不同,前者多与遗传或代谢异常相关,后者则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两种类型,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一、病因差异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由嘌呤代谢酶缺陷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常与遗传因素相关。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多继发于慢性肾病、血液病、肿瘤化疗或长期使用利尿剂等药物,也可能由铅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引起。

二、发病年龄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多在30-50岁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时间与原发疾病进程相关,如肿瘤患者可能在化疗后短期内出现尿酸升高。

三、尿酸水平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呈持续性轻中度升高。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可能出现更显著的尿酸波动,如肿瘤溶解综合征时尿酸可急剧升高超过600μmol/L。

四、伴随症状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痛风性关节炎或尿酸性肾结石。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除关节症状外,往往伴有原发病表现如肾功能异常、贫血或肿瘤相关症状。

五、治疗重点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长期降尿酸为主,常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如调整利尿剂用量、治疗肿瘤等,必要时短期使用苯溴马隆胶囊辅助降尿酸。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肥胖者需逐步减重。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原发性患者需关注家族成员筛查,继发性患者应重视原发病随访。出现关节肿痛或腰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降尿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