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破裂可能与瘢痕子宫、产道梗阻、多胎妊娠、子宫畸形、宫缩剂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以避免母婴危险。
既往剖宫产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弹性降低,妊娠晚期子宫张力增加时易发生破裂。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胎心异常,需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修复子宫,常用药物包括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
骨盆狭窄或胎位异常导致胎儿下降受阻,子宫下段过度拉伸变薄可能破裂。临床可见病理性缩复环、血尿等症状,需紧急实施产钳助产或剖宫产,术后可配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
子宫肌层过度膨胀使肌纤维拉伸变薄,尤其合并羊水过多时破裂风险显著增加。妊娠期需密切监测子宫张力,必要时使用盐酸利托君片抑制宫缩,分娩时建议选择剖宫产。
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先天发育异常可能影响肌层结构完整性。孕前应通过宫腔镜确诊,妊娠中晚期避免剧烈活动,出现持续腹痛需警惕破裂,确诊后需手术修补。
缩宫素或前列腺素类药物剂量过大或适应证错误可诱发强直性宫缩。使用时需严格胎心监护,出现子宫压痛或收缩过强应立即停用,静脉推注硫酸镁注射液对抗宫缩。
预防子宫破裂需规范产前检查,瘢痕子宫孕妇应控制胎儿体重,避免过期妊娠。出现突发性撕裂样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时,应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产后注意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哺乳有助于促进宫缩,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