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发烧一个星期反复不退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热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复发热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腺病毒、EB病毒等。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避免脱水。
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尿路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可能导致持续发热。常伴随咳嗽、尿频尿急、咽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表现为长期低热。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皮疹、乏力等表现。需进行免疫学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等免疫调节剂。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能导致不明原因发热。伴随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夜间盗汗、淋巴结肿大等。需通过骨髓穿刺、病理活检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部分患者因对青霉素类、抗结核药物等产生过敏反应而出现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7-10天出现,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需详细记录用药史,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
反复发热期间应注意多饮水,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液体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如出现超过39度高热或伴随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4-26度为宜。退热后仍须观察3-5天,警惕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