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等危害。下肢静脉曲张的危害主要有皮肤病变、溃疡形成、血栓风险、出血倾向、生活质量下降等。
下肢静脉曲张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内压力增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渗出到皮下组织,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长期静脉高压还会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干燥、瘙痒、湿疹样改变,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脂性硬皮病。患者需避免搔抓,穿着医用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静脉活性药物。
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踝部内侧。由于静脉高压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破溃后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常伴有疼痛和渗出。溃疡可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结合清创、压力治疗,遵医嘱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愈合,严重者需行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血栓可能蔓延至深静脉,增加肺栓塞风险。急性期需卧床抬高患肢,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缓解炎症。慢性期可考虑曲张静脉剥脱术预防复发。
曲张静脉壁薄,位于皮下表浅位置,轻微外伤即可导致破裂出血。由于静脉压力高,出血量往往较大,且不易自行停止。紧急处理需抬高患肢,局部加压包扎,严重出血需就医缝合止血。长期预防应避免下肢外伤,控制静脉高压,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消除曲张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沉重感、夜间抽筋等症状会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患者可能因皮肤外观改变产生心理压力,回避社交活动。建议避免久站久坐,规律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下肢非负重运动,睡眠时垫高下肢,症状明显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减少腹部压力对静脉回流的阻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选择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出现皮肤改变、溃疡或突发肿胀疼痛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