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4.32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艾灸治疗时,通常建议选择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环跳穴及委中穴等穴位。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艾灸该穴位可温补肾阳,改善因肾气不足导致的腰部酸软无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伴随肾虚症状,刺激肾俞穴能辅助缓解疼痛。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建议使用温和灸法。

二、大肠俞穴

大肠俞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腰椎间盘突出病变部位临近。艾灸此处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区域,减轻神经根受压引起的放射性疼痛。该穴位对改善下肢麻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急性期红肿热痛时禁用。

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要穴。艾灸此穴能振奋阳气,特别适合寒冷天气加重的腰腿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伴随后伸活动受限者,刺激腰阳关穴可帮助恢复部分活动功能。操作时建议配合局部按摩增强效果。

四、环跳穴

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属足少阳胆经。艾灸该穴位对缓解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下肢放射痛。刺激时会产生明显的酸胀感,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五、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是膀胱经合穴。艾灸此穴可疏通下肢经络,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腿部血液循环障碍。对于伴有小腿抽筋或足跟痛的患者效果较好,但糖尿病患者慎用以免烫伤。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艾灸治疗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风,每次选取2-3个穴位交替施灸,单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和久坐,可配合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若出现皮肤过敏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复查影像学检查。日常建议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急性发作期须绝对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