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儿童牙齿锯齿状可能与牙齿发育异常、乳恒牙替换期、釉质发育不全、外伤或龋齿等原因有关。锯齿状牙齿通常表现为新萌出恒牙切缘不平整,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需排查病理因素。
恒牙在发育过程中牙胚形态分化不完全,可能导致切缘呈波浪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上颌中切牙,牙齿萌出后随着咀嚼摩擦会逐渐磨平。家长可观察3-6个月,若锯齿持续存在需口腔科检查排除多生牙干扰。
6-12岁混合牙列期常见现象,新萌出恒牙切缘的发育叶未完全融合形成锯齿。这是牙釉质形成过程中的正常结构,称为"发育结节",随使用会自然磨损。建议避免咬硬物加速磨损,定期口腔检查监测替换进度。
孕期营养不良或婴幼儿期高热可能影响釉质基质的分泌与矿化,导致牙齿表面凹凸不平。典型表现为牙面出现横向沟纹或点状凹陷,可能伴随牙齿敏感。需使用含氟牙膏加强防护,重度缺损需树脂修复。
乳牙外伤可能导致继承恒牙的釉质发育缺陷,表现为萌出后切缘不规则缺损。常见于上前牙区,可能伴有牙齿颜色改变。需拍摄牙片评估牙根发育情况,成年后可通过瓷贴面修复美学缺陷。
切缘脱矿可能呈现白垩色锯齿状改变,这是釉质表层溶解的早期信号。与糖分摄入频繁、口腔清洁不足有关。需要加强巴氏刷牙,使用含氟泡沫预防,已形成的缺损需进行渗透树脂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儿童碳酸饮料摄入,餐后及时漱口。选择软毛小头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掌握圆弧刷牙法。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乳磨牙可考虑窝沟封闭。若锯齿伴随疼痛、变色或持续加重,需拍摄口腔全景片评估牙胚发育状况。恒牙完全萌出后仍明显不齐者可咨询正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