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喝酒喝多了全身发抖可能与酒精中毒、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损伤或戒断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停止饮酒、补充糖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及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
酒精中毒时体内乙醇浓度过高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发肌肉震颤和协调障碍。此时需立即停止饮酒,饮用蜂蜜水或果汁帮助代谢酒精,保持侧卧体位防止呕吐物窒息。若出现意识模糊或呕吐不止,须尽快送医进行洗胃或静脉输液治疗。
酒精代谢消耗大量维生素B1会导致低血糖性颤抖,伴随冷汗和心悸。可进食面包、饼干等碳水化合物,饮用含糖饮料提升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发抖需警惕严重低血糖,应及时监测血糖并就医。
长期酗酒者可能因镁离子缺乏出现肌肉震颤和抽搐,与酒精抑制肠道吸收矿物质有关。建议食用香蕉、深绿色蔬菜补充镁元素,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调节电解质平衡。
慢性酒精中毒会损伤小脑和前庭系统,引发姿势性震颤和步态不稳。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戒酒过程中出现的震颤性谵妄属于急症,需立即住院进行苯二氮卓类药物干预。
日常应严格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饮酒前后可食用牛奶、杂粮粥等食物缓冲酒精吸收,避免空腹饮酒。长期饮酒者戒断时应在医生监督下逐步减量,突然停酒可能诱发严重戒断反应。出现持续颤抖伴发热或意识障碍时,须急诊排除急性胰腺炎或脑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