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引起的口腔并发症主要有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变、龋齿和口腔干燥症。长期高血糖环境会损害口腔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高血糖导致牙龈组织微血管病变,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发病率较高,与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定期进行牙周检查。若合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辅助治疗。
糖尿病会加速牙槽骨吸收,形成深牙周袋和牙齿松动。患者常出现口臭、咀嚼无力,严重时导致牙齿脱落。控制血糖基础上需接受专业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术。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
表现为口腔白斑、扁平苔藓或真菌感染,与高血糖引发的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有关。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舌苔增厚、灼痛感,需使用制霉菌素口腔贴片、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同时应排查是否存在维生素B族缺乏。
唾液分泌减少和糖代谢异常会促进致龋菌繁殖,好发于牙颈部和根面。建议使用含氟牙膏,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出现龋洞需及时充填,严重者可能需根管治疗。避免频繁摄入高糖食物加重龋齿进展。
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唾液腺功能减退,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可尝试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夜间使用人工唾液凝胶。需警惕长期口干可能诱发黏膜溃疡,必要时进行唾液腺功能评估。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餐后及时漱口,使用牙线辅助清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可显著降低口腔并发症风险。出现持续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或牙齿松动时需及时就诊,避免继发颌面部感染。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戒烟限酒维护口腔微环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