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两侧的淋巴组织,主要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三部分。
腭扁桃体位于口腔后部两侧的扁桃体窝内,是肉眼可见的椭圆形淋巴组织。表面有10-20个隐窝结构,可增大与外界接触面积。作为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腭扁桃体在儿童期发育最显著,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反复感染可能导致慢性扁桃体炎,出现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2-6岁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可能引起鼻塞、打鼾等症状。病理性增生可导致腺样体面容,需通过鼻咽镜检查确诊。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时,可能需手术切除。
舌扁桃体分布于舌根部的淋巴组织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正常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炎症时可出现舌根疼痛和异物感。舌扁桃体增生可能与反流性咽喉炎相关,电子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扁桃体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可产生B淋巴细胞和抗体。儿童期通过接触病原体建立免疫记忆,但反复感染可能转为病灶。免疫防御功能在青春期后逐渐被其他免疫器官替代,此时慢性炎症的扁桃体可能失去原有功能。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慢性扁桃体炎伴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EB病毒感染可引起扁桃体表面伪膜形成,需与白喉鉴别诊断。
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扁桃体感染,建议每日用温盐水漱口。避免过度用嗓,感冒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饮食。儿童出现持续发热伴扁桃体化脓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流质饮食和创面护理,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