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宝宝听到稍微大声音就被吓到可通过减少环境噪音、安抚情绪、检查听力发育、排除神经系统异常、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听觉敏感、惊吓反射未消退、中耳炎、脑损伤、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
避免突然出现高分贝声响,家中电视音量控制在50分贝以下,使用静音家电。日常可给宝宝佩戴婴儿专用降噪耳罩,但每日佩戴不超过2小时。卧室建议安装隔音窗帘,推拉门窗时动作轻柔。
受惊吓后立即用包被裹住宝宝四肢,采用袋鼠式环抱姿势。轻声哼唱重复性儿歌,同时规律轻拍背部。哺乳期妈妈可增加肌肤接触时间,非哺乳期可用安抚奶嘴配合白噪音机。
需进行声导抗测试和耳声发射检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欧龙马滴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促排药物。反复发作需考虑腺样体肥大,必要时行鼓膜置管术。
若伴随肢体抽搐或眼神呆滞,需做脑电图和颅脑MRI。癫痫患儿需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脑损伤患者可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早产儿建议定期进行NBNA评分监测。
每日补充维生素D3滴剂400-800IU,多进行户外日光浴。缺钙宝宝可配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哺乳妈妈需同步补充碳酸钙D3颗粒。注意观察是否有多汗、枕秃等伴随症状。
家长需记录宝宝受惊的具体声源类型和反应程度,6月龄后仍持续发作建议到儿童保健科就诊。日常避免用力关门、突然拍手等行为,婴儿床远离空调外机等噪音源。可逐步进行声音脱敏训练,从摇铃玩具开始循序渐进增加音量。注意观察是否伴随睡眠惊跳、喂养困难等情况,及时与儿保医生沟通发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