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趾疼痛,通常与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引起的脚趾疼痛主要有神经性疼痛、缺血性疼痛、感染性疼痛、关节病变、外伤性疼痛等原因。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出现脚趾疼痛时及时就医。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表现为脚趾对称性疼痛,伴随麻木、刺痛或烧灼感。神经病变还可能引起感觉减退,增加足部受伤风险。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医生可能开具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普瑞巴林胶囊或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症状。
糖尿病血管病变,造成下肢供血不足时,脚趾会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缺血性疼痛常在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血管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医生可能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改善循环,严重缺血需血管介入治疗。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足部微小伤口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脚趾红肿热痛。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出现脓肿需外科引流,骨髓炎需长期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可能引发夏科氏关节病,表现为脚趾关节无痛性肿胀、活动受限。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还会加速骨关节炎进展,引起脚趾疼痛。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患者可能因鞋子不合脚、修剪趾甲不当或烫伤等原因造成脚趾损伤而不自知。微小创伤在血糖控制不佳时难以愈合,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日常需检查足部,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发现伤口应及时消毒处理。
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双脚,注意有无红肿、破溃;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水温不超过37度;选择圆头、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挤压脚趾甲修剪成平直形;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定期进行足部神经和血管检查。出现脚趾持续疼痛、伤口不愈、皮肤颜色改变等情况,须立即就医评估,防止糖尿病足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