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常规与尿常规是两种不同的临床检查项目,分别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大便常规主要检测消化道功能及潜在病变,通过分析粪便的性状、颜色、隐血、寄生虫卵、白细胞等指标,帮助诊断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检查时需留取新鲜粪便样本,避免混入尿液或水,通常要求检查前3天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或铁剂以免干扰隐血结果。异常结果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尿常规则侧重评估泌尿系统及代谢状况,检测项目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等。通过晨起中段尿检测可提高准确性,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异常指标可能反映尿路感染、肾炎、糖尿病、肝胆疾病等,如尿蛋白阳性需警惕肾小球损伤,尿糖升高可能与糖尿病相关。两种检查均属于无创筛查,但采样方法和临床意义存在本质差异。
进行这两项检查前应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饮水影响结果。若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常规、影像学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干预。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规律排尿排便习惯,出现持续腹痛、血尿、黑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