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液呈现红色可能是血尿或食物药物染色引起的。血尿通常由泌尿系统疾病、外伤、药物影响等因素导致,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具体原因。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发红,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炎症刺激黏膜出血时,尿液可呈洗肉水样。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增加每日饮水量。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会引起血尿,多伴有剧烈腰痛。结石小于6毫米时可尝试排石治疗,如服用肾石通颗粒、金钱草颗粒配合大量饮水,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可能出现镜下血尿,伴随泡沫尿、水肿。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缬沙坦胶囊等,严重者需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
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或服用利福平胶囊、酚酞片等药物时,可能造成尿液暂时性红染。停止摄入后24-48小时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膀胱癌或肾癌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进行泌尿系超声或CT检查。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治疗方案,术后可能需配合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注射液。
发现红色尿液应先排除食物药物影响,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尿常规筛查。女性经期前后出现尿液颜色改变需与月经血污染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