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晚上看灯光发散

2.83万次浏览

申家泉 主任医师

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睛晚上看灯光发散可能与夜间视力下降、屈光不正或眼部疾病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角膜水肿、白内障早期、散光未矫正、干眼症、视网膜病变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角膜水肿

夜间角膜因缺氧或炎症可能导致暂时性水肿,光线通过水肿的角膜时发生散射。表现为夜间视物模糊、光晕现象,可能伴随眼红或异物感。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缓解,严重者需抗炎治疗如氟米龙滴眼液。

2、白内障早期

晶状体混浊初期对光线散射敏感,尤其在暗环境下瞳孔扩大时更明显。典型症状为夜间眩光、色彩辨识度下降。早期可补充叶黄素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3、散光未矫正

角膜不规则散光会使光线无法聚焦成一点,夜间瞳孔放大时症状加重。可能出现重影、星芒状光晕。需通过验光确认散光度数,佩戴环曲面镜片或使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严重散光可考虑角膜激光手术。

4、干眼症

泪膜不稳定导致光学界面不平整,夜间泪液分泌减少时症状突出。常伴眼干涩、畏光,眨眼后短暂改善。建议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配合热敷和Omega-3补充,重度需使用环孢素滴眼液。

5、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变性等疾病会改变视网膜感光功能,夜间对比敏感度下降明显。可能出现中心暗点、视物变形。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激光光凝等。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夜间驾驶,使用防蓝光眼镜减少眩光,保持环境照明均匀。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黄素,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视力骤降、眼痛,须立即就诊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和眼底评估。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常规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