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向抑郁症

2.56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双向抑郁症一般是指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季节变化影响等诱因。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位点与该病相关,但具体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于有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早期识别情绪波动异常。

2、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与疾病发作密切相关。躁狂期多巴胺活动亢进,抑郁期5-羟色胺功能低下。临床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等心境稳定剂调节神经递质,配合喹硫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

3、脑结构异常

前额叶皮质、杏仁核等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存在体积和功能改变。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患者大脑默认模式网络连接异常。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可针对性调节异常脑区活动。

4、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亲等可能触发首次发作,慢性压力会加剧症状。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情绪触发因素,人际关系与社会节奏疗法可稳定生活节律,减少复发。

5、季节变化影响

春季和秋季是发作高峰期,光照时间变化可能干扰生物钟。光疗配合褪黑素调节对季节性发作患者有益。维持规律作息,避免昼夜颠倒对预防发作很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避免自行停药。保持情绪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均衡饮食,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规律进行有氧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应学习疾病知识,避免过度刺激患者情绪。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严防自伤自杀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