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核医学甲状腺科是结合核医学技术与甲状腺疾病诊疗的专科,主要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疾病诊断及治疗。该科室诊疗范围主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等疾病,常用技术包括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显像、放射性碘治疗等。
核医学甲状腺科通过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和血清学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可反映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帮助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类型。血清学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用于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甲状腺显像是核医学甲状腺科的核心诊断技术,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显示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甲状腺显像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区分热结节与冷结节。甲状腺癌患者可能表现为单发冷结节,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声音嘶哑等症状。细针穿刺活检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放射性碘治疗是核医学甲状腺科特色治疗手段,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原理是利用甲状腺组织特异性摄取碘的特性,通过放射性碘破坏过度活跃或癌变的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可清除残留病灶,降低复发概率。
核医学甲状腺科负责甲状腺癌术后的长期随访管理。随访内容包括甲状腺球蛋白监测、全身碘扫描等,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疾病复发,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认。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通常需要终身随访。
核医学甲状腺科严格执行辐射防护措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放射性碘治疗患者需短期隔离,避免辐射影响他人。医护人员需佩戴剂量计监测辐射暴露量,治疗室需符合辐射防护标准。患者治疗后应遵医嘱进行辐射防护,如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出。
甲状腺疾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碘食物但避免过量。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避免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和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甲状腺造成损害。出现颈部肿块、心悸、体重异常变化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指标,配合医生完成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