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成年人睡着时的心跳次数通常在50-70次/分钟。睡眠状态下心率会自然减慢,但若低于40次/分钟或持续超过80次/分钟,需警惕病理因素。
健康成年人在深度睡眠阶段,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导致心率比清醒时减少10-20次。长期运动人群可能表现为更低的静息心率,部分运动员睡眠心率可降至40-50次/分钟,这是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老年人因窦房结功能减退,睡眠心率可能略快于年轻人。测量时应选择夜间连续睡眠时段,避免刚入睡或快醒时的过渡期数据干扰。使用智能手环监测时需注意排除体位改变或梦境活动引起的短暂波动。
睡眠中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可能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常伴随日间乏力、头晕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或β受体阻滞剂过量也会导致显著心动过缓。而睡眠中持续超过80次/分钟可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贫血、感染或焦虑症相关,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儿童睡眠心率普遍高于成人,新生儿约100-150次/分钟,学龄期儿童60-100次/分钟均属正常范围。
建议定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若发现心率异常伴随胸闷、夜间憋醒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考虑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