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胰腺炎与胰腺癌可通过症状特点、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进行区分。胰腺炎主要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胰腺癌则多见持续性隐痛、体重下降、黄疸。确诊需结合腹部CT、MRI、CA19-9检测等医学检查。
胰腺炎多为急性发作,疼痛呈刀割样并向背部放射,常伴随发热、血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有长期腹痛、脂肪泻。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中晚期出现无痛性黄疸、消瘦、陶土样大便,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
增强CT显示胰腺炎可见胰腺肿大、周围渗出,胰腺癌则表现为局部低密度肿块伴胰管扩张。MRI中胰腺炎呈弥漫性信号异常,胰腺癌可见边界不清的占位病变。超声内镜对小于2厘米的胰腺癌检出率更高。
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升高至正常值3倍以上,胰腺癌多正常或轻度升高。CA19-9在胰腺癌中显著增高,但胆道梗阻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异常。
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可缓解,组织活检见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癌需通过超声内镜穿刺或手术获取病理标本,显微镜下可见异型腺体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K7、CEA等肿瘤标志物阳性。
胰腺炎经禁食、抑酶治疗多能控制,复发与饮酒相关。胰腺癌呈进行性发展,早期手术是唯一根治机会,晚期多发生肝转移,生存期显著短于胰腺炎。
出现不明原因上腹不适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腹部影像学筛查。胰腺炎患者需戒酒、低脂饮食并控制血糖,胰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两类疾病均需在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专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