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呈酱油色的疾病是什么

4.07万次浏览

王杰 主任医师

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尿液呈酱油色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等疾病有关。酱油色尿通常提示存在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需结合其他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1、横纹肌溶解症

剧烈运动或肌肉挤压伤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释放入血后经肾脏排泄形成酱油色尿。伴随症状包括肌肉疼痛、乏力,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损伤。需立即补液并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碳酸氢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

2、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出现血尿。尿液浓缩时呈现酱油色,多伴有水肿和高血压。治疗需控制感染并调节免疫,常用药物如青霉素V钾片、呋塞米片、缬沙坦胶囊等。

3、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时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经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可能由药物过敏、自身免疫疾病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需针对病因治疗,临床可能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药物。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这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补体介导的溶血导致晨起酱油色尿为特征表现。可能伴随血栓形成和全血细胞减少。治疗需抑制补体活化,常用药物包括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等。

5、蚕豆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在食用蚕豆后诱发急性溶血,血红蛋白尿使尿液呈酱油色。常见于儿童,多伴有黄疸和发热。需立即停食蚕豆并输血治疗,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

出现酱油色尿应立即就医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并暂停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溶血性疾病患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氧化性药物,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需循序渐进恢复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