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婴儿睾丸松垮可能由生理性阴囊松弛、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或睾丸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评估。
新生儿阴囊肌肉未完全发育可能导致睾丸触感松软,表现为阴囊皮肤松弛下垂。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伴随婴儿哭闹或寒冷刺激时阴囊会自然收缩。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睾丸位置和形态即可,家长需注意避免过度挤压会阴部。
腹腔内容物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导致局部膨隆松软,可能伴有哭闹时包块增大、安静时回纳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轻度可通过疝气带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家长发现异常膨出时应及时就医。
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液体流入阴囊,形成透光性囊性肿物,表现为单侧阴囊无痛性肿大。多数在1岁前自行吸收,持续存在或体积增大时可考虑穿刺抽液或鞘膜翻转术。家长需避免让婴儿长时间剧烈哭闹加重腹压。
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腹股沟区,可能表现为阴囊空虚伴松弛。需在6-12月龄前通过激素治疗或睾丸固定术干预,否则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家长应在新生儿体检时重点检查睾丸位置,早产儿更需密切监测。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睾丸体积小、质地软,常伴有外生殖器形态异常。需通过性激素检测和基因筛查确诊,部分病例需激素替代治疗。建议家长记录婴儿睾丸大小变化轨迹供医生评估。
日常护理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过紧尿布。洗澡时轻柔检查睾丸形态,发现单侧突然肿大、发硬或颜色改变应立即就诊。6月龄前每月测量睾丸位置和大小,发育异常者需小儿外科随访。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先天性畸形风险,避免让婴儿接触环境内分泌干扰物。